?
方法一、以線下的運營團隊,衍生到線上的推廣
?
大多數的企業的線上業務也由線下團隊負責運營,這就導致了在線上線下兩種不同商業模式沖突時,企業可能采取回避的態度,最終導致了電子商務形同虛設。事實上,抱著延伸態度的企業,基本上沒有成功的案例。做得比較好的傳統企業電商,基本上其電商部門都是由獨立公司運作的,權責統一、目標明確了,團隊才有向前的動力。
?
方法二、走差異化路線
?
有的品牌企業,轉型為電子商務剛開始可以直接做線下商品的轉移線上銷售。在線下線上統一售價的前提下,憑借知名品牌本身已具備足夠的品牌影響力和歷史用戶資源,更可憑借著線上更先進的營銷模式一樣可以獲得非常不錯的開局,還可兼顧對過季存量商品的打折清貨。但這樣的好景不長,終究線上線下的模式沖突還是會逐漸激化,這是因為線上線下的營銷方式和營銷成本的不同而導致的。因此,要想實現雙線的均衡發展,避免惡性價格戰的發生,適時地引入差異化商品線來平衡沖突是唯一途徑。
?
?
?
方法三、倉儲管理系統
?
我們大家都清楚線下傳統品牌是整進整出式的大型貨架,其表現為大批量少批次的發貨給地區經銷商或直營店鋪,而電子商務則是整進零出式布局,一步送到全國各地的客戶手里,不僅進出貨品又散又雜,還涉及到退換貨處理等問題,其表現為小批量多批次。因此線下傳統品牌的ERP系統不適用于電子商務,且對原有ERP系統進行二次改造的可能性不大,唯有建立適合電子商務發展的倉儲ERP系統,實現與原有ERP系統的數據對接才是方案。
?
方法四、網絡營銷和渠道分銷
?
對于線下傳統品牌來說,線上就是一個渠道。所以并不介意商品在哪賣,用戶在哪買,只要能賣掉貨就OK,至于直營和分銷都會嘗試著去做。傳統品牌需要的是多渠道銷售,以統一的訂單處理的解決方式來維持統一的銷售規則的輸出方案。其缺點是線下傳統品牌忽略了在互聯網的虛擬世界里也分恒隆廣場和第一百貨的歷史用戶層次的區別,不利于品牌地位的長期良性發展。
?
方法五、門戶網站和SNS推廣
?
電子商務對于標準化商品來說,SEM、CPS、網址導航是常規營銷推廣的三板斧,但非標準化商品還是需要依靠門戶硬廣、垂直網媒、社區或者是客戶端等大流量的網站推廣。如果是線下知名品牌,就更應在做營銷廣告的同時,大力進行用戶公關宣傳了。
?
另外,微博和SNS也是很好的營銷工具,據調查,美國76%以上的電子商務B2C都進行微博和SNS營銷,其關注的核心指標是投資回報率。不同商品類別的投資回報率差異很大,包括商品受眾度、媒體推廣力度、品牌知名度、忠實用戶資源等各方面都會影響投資回報率,投資回報率的提高是個可持續優化的過程。
?
?
?
方法六、投資運作快遞團隊
?
從成本投入的角度來看,自建配送團隊的初期成本很大,在沒有達到過萬單一天的規模前暫時不用考慮自建配送團隊,且絕大部分輕質商品的電子商務到了每天十萬單瑞諾也不建議自建配送。但從用戶體驗服務的角度考慮,電子商務模式已注定了會帶來物流配送的高水準運營服務,在國內當前的物流業相對落后的環境下,通過系統管理軟件來監控外包團隊的配送服務品質,顯得更經濟實用些。
?
方法七、合理調整人事職責
?
目前對于一些企業來說面臨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組建一個同時具備線下線上品牌營銷經驗的電商團隊。因此,線下傳統品牌很容易走兩個極端:要不就用不懂電子商務模式的線下員工,結果自然是很不理想;要不就請所謂的電子商務大公司高管專家,結果也是由于不了解線下的傳統模式,結果也是失敗。因此,企業的團隊里既需有成功經驗的電子商務人才,又離不開線下傳統的商品運營人才,他們就好比是鼠標和水泥的結合,在不斷地優勢資源整合中對不同模式的沖突,相互理解相互學習。
?
方法八、選對轉型實踐
?
電子商務市場火爆的今天,其發展道路唯快不破,企業啟動得越早則成本和風險都越低,先發優勢也越明顯。在行業競爭激烈性等方面正在推高后來者的進入門檻,且上升速度保持著幾何量級的增長,做的越晚,成本越高,競爭越激烈,成功機會越小,風險也越高。因此選對轉型實踐也是很有必要的。
- 上一篇: 影響外貿網站建設價格的幾點因素
- 下一篇: 如何進行外貿網站建設
